日記主簡介 2013 年 10 月 29 日 星期二 【晴】 2013 年 10 月 28 日 星期一 【晴】 2013 年 10 月 27 日 星期日 【晴】 2013 年 10 月 26 日 星期六 【晴】 2013 年 10 月 25 日 星期五 【晴】 2013 年 10 月 24 日 星期四 【晴】 2013 年 10 月 23 日 星期三 【晴】 2013 年 10 月 22 日 星期二 【晴】 2013 年 10 月 21 日 星期一 【晴】 2013 年 10 月 20 日 星期日 【晴】
讀者留言 | 路人留言
|
人氣: 100928 Design & Scripting by ShowHappy.Net
日記
<<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>>
認識自己:
可能因為讀新聞系的關係, 發現自己不喜歡看被 cap 出來的短短幾秒 soundbite, 而喜歡看整個足本的記者招待會, 講座亦如是, 當然, 前提是選擇性地聽感興趣的人的說話
中大新聞獎講座首場, 主題:「 新 晉 媒 體 和 網 上 媒 體 的 未 來 」
嘉賓:
香港電視創辦人王維基
星島新聞集團執行董事盧永雄、
主場新聞創辦人蔡東豪
part 1:
http://cablenews.i-cable.com/webapps/news_video/index.php?news_id=418753
part 2:
http://cablenews.i-cable.com/webapps/news_video/index.php?news_id=418754
part 3:
http://cablenews.i-cable.com/webapps/news_video/index.php?news_id=418755
蔡東豪 提到的電影 field of dreams
http://viooz.co/movies/4688-field-of-dreams-1989.html
王維基 提及的書 Justice, by Michael Sandel
https://webcat.hkpl.gov.hk/lib/item?id=chamo%3A3192190&theme=WEB
>>October 29, 2013 at 12:05:56 PM GMT+8
after fasting for one day
at the very day end
i got defeated by instant noodles -_-
>>October 29, 2013 at 11:34:38 AM GMT+8
在荒山野嶺,月黑風高的情況下,於已荒廢,黑到伸手不見五指的前英軍戰壕內玩哈囉喂大逃脫,實在太high了!!!!!
(「黑暗中對話」的真實版,謝謝自然脈絡的安排和確保我們的安全,我很喜歡「自然脈絡」,他們的活動真的很環保,遊戲超好玩但不製造廢物,職員也身體力行自攜食物盒買外賣作晚飯,值得支持和學習)
>>October 29, 2013 at 11:34:10 AM GMT+8
譚蕙芸:電視迷久別重逢的大出櫃
一切又要由智叔說起。上星期訪問智叔,緣於我對他的一份情。1990我是小女孩,在電視旁收看《歡樂滿東華》,智叔表演穿高跟鞋踩鋼線,此節目所以經典,不是因為夠驚險,而是因為那個拍攝方法:太太敏兒是大會主持,看到丈夫冒險,擔心得躲在後台流淚,鏡頭一邊拍智叔踩鋼線,一邊交叉剪接妻子的表情,這畫面歷歷在目。
這星期我像傻子,不斷問有冇人記得這畫面?年輕人聽到我描述,覺得匪夷所思,今日同樣事發生,網民必狙擊電視台「草菅人命」「冷血無情」。我肉緊澄清:事情不是這樣的,那年些,我們不但不覺殘忍,反而讚歎智叔行善的勇氣,為夫妻同心而振奮。老土點說,「TVB是個大家庭」不是口號,是有情感基礎的集體現象。
我清楚記得,小時候如何期待看電視。每晚,家裏電視即使關着,靠近窗邊,可以聽到「日頭猛做,到依家輕鬆吓」。你感覺到一種安全感,呵,我是一個群體的成員。若九點九未做晒功課,我會因為擔心無得開電視而心跳加速,手心冒汗。返學跟同學玩的,是鬥快背劇集對白;長大後留學,陪我捱過異鄉寂寥的,是一卷卷TVB錄影帶。我是飲TVB奶水大,體內流着港式電視文化的血。
不知什麼時候開始,這種電視magic漸褪色。以前,睇電視是潮人;現在,睇電視會被訕笑。我不敢跟朋友說,今日我仍在看港劇。本地電視迷這群體,在人前抬不起頭。
然後,上星期王維基不獲發牌,有微妙轉變。周日遊行隊伍裏,我看到有老有嫰,一致情緒平靜,年輕父親抱着幼兒,鬚根未齊的學生哥,都是「處子上街」。一個OL從不遊行,今次破戒因為「太嬲」,她解釋:「我很喜歡看電視,我好鍾意陳豪。」這班遊行稀客不懂得「交戲」,不會無情情激昂叫口號,不會自製橫額,不明白政團潛規則。有人認為遊行「無氣氛」,我卻看到群眾「平凡」才是今次運動的可貴。這些人的臉,就像我們平時在地鐵商場撞口撞面的港人。
然後,我參加了四晚集會,追看兩晚直播。我終於明白自己為何激動。這是一次電視迷和電視工作者久別重逢的大出櫃,就像《少林足球》師兄弟失散多年,在公民廣場來一次「歸位」,赫然發現,大家還可以重溫舊日美好,找回失落了的magic。
有人以為,港劇之所以「膠」,問題出在劇情及場景,「一隻手攀石一隻手講電話」「開飯只有半張枱」的inside j oke,大家說得樂此不疲。其實,電視迷更心痛是節目無人味,演員失去神采。智叔說:「電視台無咗人味」,「電視台藝員自己都開始有情緒」。試問不快樂的人,如何娛樂人?所以,以前我們看電視,劇情即使牽強,場景或許簡陋,但你feel到藝人攞個心出嚟。還記得,盧海鵬扮「羅人」,「丁蟹」擲仔落街。那道火,那種真,可以透過熒幕從作品裏「感應」得到。
那道火,那種真,從作品感應到
多少年過去,想不到,竟在公民廣場尋回失落的「電視癮」。上周日遊行最後有點亂,令人泄氣。然而翌日似乎理出紋路。周一晚,巨型銀幕下,萬人秋夜一起睇電視,氣氛原來可以這麼好。畫面裏,藝人滿身泥濘深入韓松洞探險,攀山時痛苦得說「我想講粗口」,全場爆笑,見到吸血蟲(水蛭)出現,全場「啊」齊聲慘叫。眾人為精彩片段一起拍手歡呼,我以為大家回到八十年代,那個每晚九點九,在家裏開了窗,可以聽到家家戶戶在收看《歡樂今宵》的年代。
餐風宿露多日,攝製隊抵達岩洞,一線陽光射進來,劉玉翠疲憊但眼裏有神:「我看到大自然的震撼,也看到自己渺小。」畫面上,她的臉很殘,眼袋很深,但我竟然被她打動,我覺得「成件事好真」,禁不住流下淚來。我想起,近年電視上看到的女藝人,個個厚粉得像歌舞伎,槍戰下假眼睫毛依然堅挺。
有人擔心,群眾來「娛樂」,忘了抗爭。不是這樣,我們不是來看明星,我們來,是與藝人重拾失落了的關係。多天集會,你會驚訝,平日娛樂版上bling bling的藝人,素顏黑衣坐在地上。他們不是上完台即閃,而是天天來。我記得林文龍帳篷下那倔強的眼神,蒙嘉慧安靜的臉。演藝人,不再膠,不再假,有血有肉,在你和我中間,會說一句心底話。
在無綫專演「三姑六婆」,於《唐伯虎點秋香》做周星馳八個老婆之一的黃鳳瓊多晚在場。周三晚,司儀指着台下說:「瓊姨從不上街,她是那種會罵人上街的人。」瓊姐歉意地站起來剖白,自己家裏有三個孩子,除了拍劇就專心湊仔,坦言自己是師奶,「基礎資歷不夠」,今次知道要上街,因為作為一個母親,經歷這事,她不懂以後如何教孩子,努力是否還有回報。瓊姐平日演技浮誇,但這晚她嚴肅地坐在台下,常低頭沉思,偶爾拭淚。
每次藝人或幕後人說心底話,反應熱烈。別以為演員見慣大場面,原來大部分電視人頗純真,甚至怕羞得口齒不靈。專演反派的郭鋒靦腆說,沒稿子自己不懂說話;演「半澤」的陸駿光含淚說,多年來不敢告訴人,自己有「舞台恐懼症」(做電視卻沒問題),今次想辭演政總表演,最後鼓起勇氣。這些magic moment掀起雷動掌聲,對電視迷是震撼,因為我們再與藝人的「人性」接駁上,是一種心痛和感動。
周二晚人不多,更cozy。五位參與過Slam Dunk《男兒當入樽》的配音員上台分享。為「花道」配音的漢子幽幽地道,以前在大台,一星期七天0900至2400工作,20年沒人工加,直至過檔王維基,才有得加人工,看到新公司願意培訓新人。遏抑了數十年怒火來次小爆發,他哀訴:「我是一個人類,不是機器」,全場起哄。
每晚來政總的,是怎樣的人?去年我參與過反國教,今次純粹做觀眾,相比以往社運,今次參與者出奇「斯文」,西裝友買定外賣來邊吃邊看,還有穿「旺中」「始創」日式non-no裙化淡妝的長髮辦公室女郎。
一個戴眼鏡的肥妹,舉手說:自己不喜歡看港式「腦殘劇」,卻細緻評論《衝上雲霄2》Zoe和夏晨角色犯駁處:「既然同一個演員做,性格又一樣,猶如2.0版,不如安排Zoe失憶啦」。司儀取笑她,指她口說不煲港劇,卻又熟書如此,惹得全場會心微笑;穿白裙子的女孩說,記得亞視也曾有佳作《我和殭屍有個約會》:「我覺得創意工業有很多商機,我們不用只向外輸出Sasa卓越金舖!」全場拍掌。清楚看到,在場不少中堅分子是「電視迷」。
有人說,擔心HKTV員工不懂社運,批評工會拒絕政團協助,運動無以為繼。我卻看到另一現象。每當有政治色彩人士上台,現場反應冷淡。有網民看直播時留言:「演員講心聲真心真意有feel,政治人講嘢好無聊。」多晚我只看到一個例外,陳淑莊的棟篤笑大家受落,因她扮得出「乜太」(廖偉雄九十年代經典諧角),其歪面口窒窒扮相,笑到我肚痛。從現場反應可知,Tanya BB通過了壓力測試,此刻她不是政治人,是個電視迷。
當然,不是說,今次運動只屬於「電視迷」。而是,觀察所得,群眾即使沒看電視習慣,也至少「想」看電視。神劇《天與地》編劇周旭明在台上說,很多人批評電視劇,其實自己沒細看,只是分享網上改圖,此話惹來台下一陣共鳴。坦白說,社運人士,無論左右派,有多少人像我們狂熱地「講電視經」?
有人說,王維基是資本家,擔心今次變王氏造神運動。我卻看到,現場情緒不是「支持王維基」,更接近是支持被大台霸權欺壓多年、仍熱愛創作的人,不論是否港視員工。你感到,只有他們上台,才有感召力。如RubberBand投訴,大台歌唱節目,從沒給多於1分30秒,以致唱歌中途常被腰斬;Yellow樂隊更說,在大台錄製MV不但「咪嘴」,以為在排練,卻原來是已拍好,反映「是是旦旦」。聽到這些,台下笑中有淚,是一種電視迷的心酸,一種恨鐵不成鋼。
也有批評,今次抗爭停在「拿回牌照」層次,未能升格到政治啟蒙。我卻看到,藝人和群眾,已經在啟蒙中。艾威在《左右紅藍綠》論政,以酒吧攞食環牌照妙喻事件,更提醒司法覆核用公帑,對市民是不公平的。一名女電視迷在集會說,以前不上街,今次天天來,不是因為勇,而是驚,驚特區政府今次漠視民意,下次會推廿三條。不需指導,公民覺醒正在進行,或許未如人意,但公民覺醒是一種有機過程,難揠苗助長。
點解我哋想要卡拉OK式集會
近年社運界流行一種批評,指集會「卡拉OK式」有問題,批評者說「唱歌拍手然後散場」沒法策動實質改變。然而日本學者十多年前提出「卡拉OK式民主」(Japanese Politics Today: Beyond Karaoke Democracy?),不是這意思,這詞緣於日本政府不斷換人,社會卻欠深層改變,如同在K房把咪傳來傳去,故此「卡拉OK式民主」其實是批評政治上的因循,不是literally指集會唱歌。我認為,若考慮今次群眾背景和心態,一場度身訂造的社運,或許這次需要的正是「卡拉OK」模式,以演藝節目為主的集會。因為,今次抗爭核心是娛樂,我們想睇電視,屋企無得睇,所以出街睇,本身「上街睇電視」已很顛覆。
前幾晚,政總上演一齣《半集直樹》趣劇,演員手法,台下反應,跟早年《蝦仔嗲哋》甚近似,連同當晚其他環節如chit chat、棟篤笑、兩小時炒雜燴,不就是黃金年代《歡樂今宵》經典重現?不同是,今次《半集直樹》內容與政治緊扣,當你看到藝員以趣劇諷刺局長特首,再提及中港矛盾、劏房、洗腦教育,我目睹了一個向來政治冷感的堅實堡壘——娛樂圈——正在瓦解,我看到今次運動的積極性。
那天,我去街市買雞,光着大肚腩的雞販叔叔問我:「那天妳去了遊行?我看到你在台的旁邊」。原來從不上街的雞販阿叔,在人群中認得出我這個熟客。他解釋:「支持一下你們這些員工嘛。」原來他誤會了我是港視員工。當一個在街市賣雞小販也願意上街,或許是今次運動的一點啟示。
說回1990年,還是小女孩的我,看見敏兒為智叔踩鋼線流淚而感動。想不到,今次寫了智叔專訪,刊出報道後翌日,我竟與這對夫妻在公民廣場重遇。那天智叔夫唱婦隨出席政總活動,智叔竟然親口說謝謝我的報道,敏兒過來親切地拉着我的手。這一刻,一個電視迷會覺得,20年前曾經為這對夫婦的真情而感動,那個自己,並不傻。
文 × 譚蕙芸
編輯 麥少菁
fb﹕www.facebook.com/SundayMingpao
原文載於明報星期日生活
原文:
http://www.pentoy.hk/%E6%96%87%E5%8C%96/%E6%96%87%E5%8C%96%E8%A7%80%E5%AF%9F/v39/2013/10/28/%E8%AD%9A%E8%95%99%E8%8A%B8%EF%BC%9A%E9%9B%BB%E8%A6%96%E8%BF%B7%E4%B9%85%E5%88%A5%E9%87%8D%E9%80%A2%E7%9A%84%E5%A4%A7%E5%87%BA%E6%AB%83/
>>October 29, 2013 at 11:51:47 AM GMT+8
我要自首:
由於meditation,已幾年沒說謊。可是今天晚上,在政總支持香港電視時,在集會尾聲才知道朋友今天跟太太結婚十週年紀念,但由於太太是港視員工,所以今天二人在政總渡過。
然而,由於人數太多,朋友無法進去找他太太跟她一起渡過。看著時鐘,還有二十分鐘便過午夜了,他們的週年紀念日快要過去了,所以我提議再試試進去。
明明還有很多空間,警方卻築起封鎖線,我問原因,他們說要分流,我慳番啖氣費事爭論,便繼續向前行,再同另外一位阿sir 說:「如果我要攞車係咪呢度入去?」阿sir說:「你架車係入面要去攞車牙?」我說:「係呀!」,於是我們成功進入。
就這樣,我便說了一個謊了,說謊後我觀察著身體的感受,發現身體出現非常不愉悅的感受。雖然讓朋友能與妻子在最後十數分鐘慶祝週年紀念,但說謊始終不對,希望以後我能找到更好的,不用說謊的方法。
對不起,我請求原諒。
>>October 29, 2013 at 11:55:46 AM GMT+8
阿果:馬傑偉:扼殺電視,即係消滅香港
這兩星期,心情持續欠佳。周中偶爾為王維基的金句稍稍振奮(猶如重溫《半澤直樹》),但其餘時間,細讀媒體消息,留意事態發展,始終開不了心。有一兩晚到了政總,聽着香港電視員工真情分享,情緒激動,悲憤依然。
馬傑偉這星期也有去政總,而且不止一晚。一年前的反國教風波,他靜坐公民廣場一角,絕食明志;一年後,他重回舊地,心情複雜,憤怒中帶點悲涼。
身為《明報》世紀版專欄《人文館》的長期讀者,我明白馬教授的心情。最近一年,他的專欄,愈寫愈灰——年初說自己對世事逐漸「麻木不仁」:「不想打開電郵、不想看新聞;下班駕車回家,不想打開收音機聽《自由風》」;年中坦言自己寫評論的quota用盡了,開始「努力學習在香港作一事不關己的外人。不勞心、不勞氣。躲在自己的小世界內」。到這個星期,面對發牌風波,他先是怒火中燒,痛斥「這個行會太傲慢」,字裏行間,盡是感嘆(號);後是由怒轉哀,慨嘆自己「在香港出生、成長、讀書、工作幾十年,從來沒有如此深切的悲情」。我跟馬傑偉並不相識,但他那份既悲又憤的心情,作為讀者,實在隔着油墨也摸得到。
訪問當日,我們相約在中大的一家cafe見面。坐下不久,我們調換座位,原因是他眼睛有點毛病,不能被陽光長期直射。換了位置,他背着陽光,顯得有點深沉。呷了一口咖啡,他開口說了第一句話﹕
「其實我真係好唔開心。」
香港命根接近枯死
馬傑偉,中大教授,研究流行文化和身分認同多年。學者好友對他的形容是:「過去十年,拒絕變灰」(梁款)、「不知道那麼多精力從何而來」(呂大樂);幾年前,他說自己「外貌如浪人,活力十足,行為如小伙子」(見《後九七香港認同》)。見面當日,我依字對認,卻發現眼前的馬傑偉,不似活力充沛的小伙子,反而像個飽歷滄桑的中年怒漢。
「我有一種很強烈的感覺……這次發牌事件,是扼殺創意;嚴重一點說,是扼殺香港。」我記得在九十年代初,當電視走向下坡,不同學者走出來爭着說「電視已死」的時候,馬傑偉獨排眾議,堅持「電視不死」。但這一次他卻說,快要死的,不止電視,還有香港和香港文化:「這些以前都是香港人的命根,香港人的身分、說話的方式,即是寸寸槓,但有時做事認真,有少少滑頭,但關鍵時刻又會挺身而出……都是從電視劇裏出來的。當然我不是說王維基一定會成功,但這條香港的命根接近枯死,現在難得有少少希望、少少生氣,都要揑住,咁你咪覺得好upset囉。」
馬傑偉形容,那是一種窒息的感覺,好像我們認識的香港,已經不再存在:「我們珍惜香港的制度,究竟還在不在呢?講到制度,首要當然是學校,像去年的國民教育,就是在教育制度裏面履行一種政治任務。另一個戰場在媒體,新聞當然最直接,但按照大陸那套,劇集也是很強的意識工具。」在這個部分,一國兩制似乎(即將)守不住:「(我們)不是要拍電視劇來作反,只是香港的制度,可以令創作沒那麼多指令、框框,有活力,可以將創作無限制地跳出來……這些範疇都要妥協,順應大陸那套,咁……香港就會無咗囉。」
電視劇真的有那麼重要的地位嗎?我是電視迷,也很少這樣想。「電視劇不是太high sounding、太高調,卻是普及文化的搖籃,(孕育)音樂、電影、創作人才,也是明星鍛煉的場所。現在香港無明星,也因為失去了這地方。你不停拍膠劇,咪膠晒囉!還怎樣尋找star呢?」
聽着馬傑偉的感言,我不停點頭。不過,無綫劇集千篇一律,脫離民情,似乎也不是這一兩年的事。這次王維基不獲發牌,是扼殺電視嗎?我覺得更似是把能夠搶救垂危電視工業的最後一顆靈丹妙藥,拋向萬丈深淵。「沒錯,這也是心情複雜的原因。我屋企有裝有線,間中都會睇。依家(政府)發咗個牌畀有線,我真係好驚新的免費電視就是將(有線的)第1、12和13台加埋一齊,大佬!然後now就係100台囉!咁真係好唔老嚟喎大佬!」根據早兩天電盈公布的免費電視未來大計,這個「好唔老嚟」的猜想,似乎很有機會發生。
「但王維基唔同喎!我看《鏗鏘集》訪問《警界線》的導演,他真的講到以前我做研究、訪問幕後,好似戚其義講嗰種嘢喎!當然,我們可能一廂情願,將一些已經逝去的東西投射在王維基身上,以為他可以帶我們返去普及文化好有活力嘅時代,但係……你畀我投射吓都好吖,大佬!」馬傑偉又說,早幾天他讀到《主場新聞》一篇文章,作者是影視系畢業生,做過亞視編導,後來被炒,被迫轉行,之後每見後輩想讀影視,都以「打死都唔好!」勸阻。「咁你話係咪好悲涼吖大佬?現在王維基的公司都係有少少人情味、少少對創作的尊重、少少希望,咁啫!(停頓半秒)都唔得喎!你話係咪灰吖?我們不是要點點點,只是想要一個比較正常的影視生態,很小的要求罷了。」
電視研究者:十年無認真睇劇
這兩星期,發牌風波持續發酵,全城關注,人人熱議。各大媒體的論者談起此事,大多率先自報身世,以「我已多少年沒看電視劇」為開場白(十年是最低消費)。馬傑偉以前做電視研究,嘗過走訪台前幕後,試過仔細解構文本,港產電視劇,當然看過不少。但這次訪問,他一見面,劈頭就說:「其實我已經十年無認真睇過香港的電視劇。」我確實有點意外。
「我記得九七年之後,開始覺得電視走下坡,嗰時我成日同自己講:『由佢死囉,無人睇囉!咁佢先會進取嘛!』然後繼續留意收視,咦,又跌唔得去邊喎!香港人工作忙,怕麻煩,電視就好似養金魚的水一樣,養住你。」當然你我心知,那是一潭死水。馬傑偉不再看港劇的原因,跟你我一樣:「無刺激嘛!對智力無挑戰嘛!它不再在社會文化的前沿,我點解要虛耗青春去研究?」
我們談了一小時,當中九成時間眉頭緊皺,烏雲密佈。談到香港的電視,馬傑偉耍手擰頭,講得最多的,是「好sad」、「大佬」,以及「火滾」。唯一眉飛色舞的一次,是提起美劇Breaking Bad的時候。「近期我個女download畀我睇,我一路煲緊,剛睇完Season 2,開始Season 3。」好看嗎?馬傑偉突然推銷員上身,眼神閃亮:「套劇講一個中學化學老師,伙拍舊學生,一齊做毒品。昨晚睇到邊呢?講到……」他開始介紹劇情,狀甚興奮,幾十秒後見我無甚反應,立即補充:「Breaking Bad真係好hit的,蕭若元都睇緊。佢無任何moral judgment,唔會走出來話吸毒唔好,甚至連個hero也是毒販,但觀眾一樣會get到。」
身分認同 恐兩走極端
那有何感想?「我真係好感慨。人哋已經讀到研究院,你仍然留班讀初中,無進步,繼續係咁BBQ、係咁喺度偷聽,係咁煮個麵。嘩,香港係咪真係咁呀?以前在華語世界,香港電視劇曾經雄霸,現在卻連大陸的都不如。」馬傑偉談美劇的雀躍神情,讓我想起王維基搞電視台的其中一項雄心壯志,就是要仿效美劇。
感慨,只因曾經深愛。馬傑偉早年解構《網中人》,分析《大時代》,研究電視與文化認同之間的關係。「要講香港人和香港文化,最師奶、最入屋、最普及的,就是電視劇。昨晚我有去政總,那裏的人都是生面口,他們真的覺得(電視發牌)是件家事。電視劇很市井地define香港人是什麼人,將香港人的『人』字,在日常生活、茶餘飯後的細節體現出來,講到香港人的獨特之處。許多電視劇都關心本土生活、本土議題,將香港發生的事呈現出來。但這幾年TVB的程式化太驚人,那部分就散咗囉!」馬傑偉愈講愈激動:「大膽去講,我們認識的香港人、我們有親切感、投入感的香港文化,都同電視劇息息相關。在七十年代,香港就係喺嗰度生出嚟。現在要揑死佢,你話係咪好火滾吖?直接啲講,即係要消滅香港。」
我只有廿幾歲,以後還要在這裏生活,「消滅香港」這四個大字,聽起來很恐怖。馬傑偉續說:「死的,是最核心的部分。先別理上街爭取的民主呀普選呀,就連香港文化、香港身分、香港為什麼叫香港、香港人的面貌、價值觀、特質、生活方式,都會消失,化咗。」化?即是會變成一個中國城市?
「大陸化只是其中一個可能。」馬傑偉猜想,大眾電視作為凝聚身分認同的平台,一旦失去活力,下一代就算仍有「香港人」,也可能會走向兩端:「一是activist,透過惡搞、快樂抗爭,從社會事件中凝聚身分,講『我係香港的青年人』。這樣出來的身分,比較激烈,比較pull-and-push。」反而,普及文化孕育出來的身分,比較健康。「有新的偶像,新的明星,大家都會proud自己係香港人。」
「當然社會裏總有一群人會堅持批評、抗爭,但無咗普及文化那部分(去造身分),抗爭那邊就會擴大囉。」至於另一端,則不再認同自己是香港人:「他們專注跨境娛樂,睇韓劇,追韓星咁。但裏面無本土議題嘛,最後就會散咗囉。」他沉默半晌,補上總結:「到時香港仍在,但就不再是我們心目中的香港。」
新媒體下的「新香港人」?
這一點,我有疑問。沒錯,如馬傑偉所言,許多年前,電視誤打誤撞,書寫香港故事,製造港人身分。但上述這些,都已過去。環顧四周,我和同代人少《東張西望》,多揭《100毛》;少看《六點半新聞》,多流連《主場新聞》。電視平台的地位日漸縮小,難道規模較小的新媒體不能群起取而代之,再塑香港身分?
對於這個猜想,他有保留:「老實說,電視劇對整體文化的影響在降低,全世界都係咁。但我們看事物也要均真一點。電視是好lazy、好convenient的媒體,你不用download,不用search,只要回到家,一坐下,就已經睇到。它的『入屋』、普及性、容易被接收的特點,都仍在。重要性會減弱,但又未至於會減弱到一個咁嘅地步。」
新的媒體形態出現,往往會令人浪漫化地覺得能夠取代舊有的。新式媒體搶眼,但始終有所局限,例如受眾分散、持續性不足,「在可見的將來,電視個餅依然會是最大。現在許多人唔睇(電視),純粹因為質素差。只要做得好,就始終會有重要性。就算是TVB,有話題都多人睇,例如《盛女愛作戰》。對於電視,雖然年輕人好似移民走咗,但當有生活感、有話題,又觸及到本土社會的節目出現,他們又會回來。」
我喜歡駁嘴。馬傑偉剛說,新式媒體影響力不足,大眾電視又再造不出「香港人」。我反而在想,當飲電視奶水長大的一代人淡出了,我們不就會有另一種方式去凝聚香港身分?馬教授點頭:「文化cycle一定係咁。一代人離開,我們那個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就一定會離開,唔需要太過傷春悲秋。到時真係會有『新香港人』。『新香港人』未必指那些新移民,就算是香港土生土長的,社會條件改變了,(他們)覺得九七回歸是遙遠記憶,只看facebook的新聞,久唔久睇吓劇集,港產片又少睇……在這種環境長大,十年後廿年後,我無任何理由唔相信,會有一個新的香港。(苦笑)係咪先?只不過到時這個新的香港、新的香港故事,成分如何,就視乎我們現在的所作所為。」
「我們其實都有少少obsessed with the past。面對不可理喻的政策、熟悉事物一層一層的剝走,集體就想抓住過去。我自己都係,但會提醒自己清醒啲,要知道那個是mission impossible,八十年代已經過去咗。調返轉頭,要想的反而是,在新的香港、新的環境、新的政治、經濟、社會條件,我們怎樣可以找回一塊又一塊我們珍惜、想要的磚頭,一齊起番好佢?」難得語調有點希望,但他下一句卻是:「而家王維基正好係一塊咁嘅磚啫!」心情又往下沉。
懇請保住香港活力
話題轉到王維基,馬傑偉有以下分析:「從文化角度來說,王維基這個人,very Hong Kong。他是好老闆,尊重創作,有guts,有sound bite……根本就是香港人辦。你捽死佢,咪即係捽死我?佢係我心目中活靈活現的香港人喎!其實整件事也是一齣電視劇,表面講一個香港仔,但依然被人揑住頸。所以香港人先睇得咁投入,咁sad。那種複雜的情緒,我覺得真是一種集體抑鬱來的,唉。」
他嘆了一口氣,然後語重心長﹕「我奉勸那些建制派,唔該走出來,畀個希望香港人,這事在政治上並不凶險,能夠贏到香港人的心。如果你真係愛國、想中國好的話,更加應該保住香港這一種活力……唔好同我講(王維基)會作反嗰啲,單計要娛樂大家,娛樂得好啲、有品質啲。保住這個制度,可以令香港同大陸之間的創作交流,無論是合拍片、影視製作,更加多元化,對大家都好。」事實上,內地剛開始拍劇的時候,模仿的對象就是香港電視劇。這個「香港好、中國好」的董伯伯式說法,也有道理。
事情會怎樣發展?「我都希望有轉機。司法覆核又係死得,拖拖拖。再worse的是,我們繼續心悒,梁振英就繼續拖。大家都好現實的,唔會咁荒謬為『我要睇電視』,同你瞓一個月街,最後又不了了之。但社會後果呢,就是人人心入面都有根刺。」你呢?「好悲觀,哀莫大於心死,但你又要喺度。你會繼續睇TVB架嘛,將來now、有線hea住做嘻嘻哈哈的節目,end up香港就係咁,大家夜晚返去就係睇呢啲嘢,你話係咪……so sad!」
我沒有答話,只是從偌大的玻璃窗望出去。原來太陽早已下山,外面剩下一片晦暗。風起了,天黑了。
答
馬傑偉,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,早年任職無綫,其後在學院研究電視文化、身分認同多年,著作《電視與文化認同》分析《網中人》,解構《大時代》,一直為各大院校普及文化學科指定讀物。十年無睇港產電視劇(《天與地》除外),最近迷上女兒推介的美劇Breaking Bad,「十幾年都無試過咁」。近日心情總結:So……sad!
問
阿果,畢業於香港大學,主修傳媒及文化研究。喜歡香港流行文化,與電視交往多年,因此揭爛家中的《電視與文化認同》,深宵重溫阿燦豪賭啃包、丁蟹扔子落樓,甚至撐大雙眼,收看《巨輪》。近日心情總結:你真係唔好激嬲我囉!
文 × 阿果
圖 × 劉焌陶
編輯 方曉盈
fb﹕www.facebook.com/SundayMingpao
原文載於明報星期日生活
全文見
http://www.pentoy.hk/%E6%96%87%E5%8C%96/%E6%96%87%E5%8C%96%E8%A7%80%E5%AF%9F/a88/2013/10/28/%E9%98%BF%E6%9E%9C%EF%BC%9A%E9%A6%AC%E5%82%91%E5%81%89%EF%BC%9A%E6%89%BC%E6%AE%BA%E9%9B%BB%E8%A6%96%EF%BC%8C%E5%8D%B3%E4%BF%82%E6%B6%88%E6%BB%85%E9%A6%99%E6%B8%AF/
>>October 29, 2013 at 11:55:10 AM GMT+8
old stuffs, for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
我想講其實呢個答問會好好睇, 佢真係好坦率
part 1:
http://cablenews.i-cable.com/webapps/news_video/index.php?news_id=418226
part 2:
http://cablenews.i-cable.com/webapps/news_video/index.php?news_id=418230
part 3:
http://cablenews.i-cable.com/webapps/news_video/index.php?news_id=418233
part 4:
http://cablenews.i-cable.com/webapps/news_video/index.php?news_id=418235
>>October 29, 2013 at 11:56:55 AM GMT+8
看著王維基在公佈發牌結果前的專欄,原來他講很多「人」話,所以不難想像梁特首讀後會不快,但請特首知道,如你在管治不好後,看到別人批評便公報私仇的話,這只讓人覺得你更不濟。
無論任何人,特別是領導或管理人員,有能自省,開放地聆聽異見,接受批評,承認過錯和改過等這些質素是非常重要的,更何況你是服務市民,而不是市民和整個社會去服務你。
簡單幾段引文:
「菲國愚昧,選擇以強攻到旅遊巴內,刺激槍手槍殺港人,這是他們在決策上的錯失,是愚昧;但若因為你的懶惰、失職,導致南丫島30多人死亡,這是誤殺。」15/10專欄
「我認同入讀一所好的幼稚園非常重要,因為進了好的幼稚園就有更大機會進入好的小學,以至中學、大學。正因政府缺乏制度,才令家長要同時為子女報讀多間幼稚園,而令幼稚園嚴重超額報名。既然在超額報名的十個人中,才接收一、兩位學生,那麼家長們就會按機會率,報讀多間幼稚園,這是人之常情。」9/10專欄
「首先,港人的電視台必須由港人來運作,才會成功。內地或海外人才的技術或較高超,但他們不熟悉本土文化,自然不能製作出受港人歡迎的節目。」11/10專欄
「不同機構、不同政黨,身份上確存在着競爭,但若為了香港,我們都不肯團結、互相扶持的話,香港就只會愈來愈被世人看小。」10/10專欄
「香港勞工短缺的情況嚴重,但同一時間,每天有150人從內地來港。這人口政策是否與勞工制度配合呢?每天批出的150個單程證,是否只是純粹為了小眾家庭的團聚,而忽視整體香港經濟增加勞動人口的目的?是否應確保這批新來港人士找到工作,才獲准居留呢?否則,只會拖垮香港的勞動市場、生產力,同時領取福利,對香港有好處嗎?」8/10專欄
專欄連結:
http://www.skypost.hk/column/王維基/007001004040
>>October 29, 2013 at 11:57:28 AM GMT+8
王維基記者會全部過程, 值得看
part 1
http://news.now.com/home/local/player?newsId=82788
part 2
http://news.now.com/home/local/player?newsId=82789
>>October 29, 2013 at 11:58:19 AM GMT+8
原本看到大會rundown說會進行小組討論,心想:幾萬人點group discussion呀?無病呀?
當大會司儀宣佈開始討論叫大眾分組,大部份人毫無反應,於是自發游走在人群間facilitate 他們成組,協助他們找組長,並根據司儀所說的給了簡單的briefing,我高興的發現,他們很多都是自己一個人來,原本默默在看自己手機的個體,透過小組討論把他們聯結起來,後來還發現某些組在交換contacts 呢!
這討論過程增加出席市民的參與度,讓市民體現自己的公民責任和精神,使他們不會只依賴領袖,從以往集會的reaction 叫口號變成interaction再變成action,而且建立了個人參加者之間的network,讓這股力量得到synergy (1+1大過2) 和進一步的鞏固。
這晚的體驗讓我發現我老了,有些自己沒做過的事情便覺得沒可能,唔make sense,原來是可能的!
非常敬佩王維基有這股雅量,讓公司做細的先發言,找年輕的編導給年長編導的點子評分,今晚我也提醒了自己be open minded and listen to the youngsters!
欣賞年青人願意創新,嘗試新東西,開拓可能性和打破既有模式的框框!
我真的覺得香港電視很盡力的破舊立新,看他們的節目該也能啟發我的思維和對事物的既有看法。
thank you youngsters for all the lessons and inspiration!! let's continue to build a better place!!
>>October 29, 2013 at 11:59:09 AM GMT+8
<<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>>
http://feeds.pariyatti.org/dwob
我的朋友:
喜歡的連結:
美容:
終於找回你的BLOG 地址。很高
>>July 10, 2011 at 11:26:32 AM GMT+8
happy new year!!
>>February 15, 2010 at 10:40:30 PM GMT+8
support you my f
>>October 19, 2009 at 1:04:26 AM GMT+8
just came across
>>June 4, 2009 at 4:30:51 PM GMT+8
great to know yo
>>May 12, 2009 at 5:53:41 AM GMT+8
hey katie, are u
>>April 1, 2009 at 1:59:37 AM GMT+8
i found the cont
>>March 4, 2009 at 5:34:22 AM GMT+8
happy new year!!
>>January 2, 2009 at 12:45:37 PM GMT+8
great job! yeah!
>>November 11, 2008 at 12:10:04 PM GMT+8
yes yes i like t
>>October 16, 2008 at 3:40:38 AM GMT+8
哎喲 Katie, 看了你的 B
>>October 1, 2008 at 5:29:08 AM GMT+8
Dear Katie, I fu
>>July 31, 2008 at 5:04:40 PM GMT+8
hey, 你所說的男性友人是mr
>>July 14, 2008 at 5:45:39 PM GMT+8
緣份唔係亞q,我好信的,好奇怪有
>>May 22, 2008 at 10:24:35 PM GMT+8
yes 祝你找到一個好的終身伴侶
>>May 16, 2008 at 11:09:14 PM GMT+8
hey, katie! 你轉左工
>>March 18, 2008 at 7:10:35 PM GMT+8
o yes i have wat
>>January 16, 2008 at 9:16:36 PM GMT+8
Long time no see
>>November 16, 2007 at 11:54:22 PM GMT+8
great :) nice to
>>August 29, 2007 at 1:26:52 AM GMT+8
sending all my s
>>July 3, 2007 at 2:39:25 PM GMT+8
Katie I have bee
>>July 3, 2007 at 12:07:43 AM GMT+8
It should be a v
>>June 21, 2007 at 9:58:40 PM GMT+8
It must be a dif
>>June 20, 2007 at 6:35:50 PM GMT+8
i think i'm very
>>June 20, 2007 at 5:40:02 PM GMT+8
Never leave any
>>June 8, 2007 at 3:22:59 AM GMT+8
Dear Miss Sea Cu
>>May 30, 2007 at 11:56:44 PM GMT+8
Know that you ha
>>May 17, 2007 at 5:20:42 PM GMT+8
Have to look aft
>>April 11, 2007 at 5:30:34 PM GMT+8
Take care Katie.
>>April 11, 2007 at 5:39:20 AM GMT+8
I'm sending my g
>>April 10, 2007 at 2:27:31 PM GMT+8
Wish you have a
>>March 31, 2007 at 5:09:47 PM GMT+8
親愛的katie..
<br>祝
>>March 16, 2007 at 1:10:36 PM GMT+8
每次吵架你動不動便說分手
<br
>>March 1, 2007 at 9:43:09 PM GMT+8
Happy Valentine'
>>February 14, 2007 at 11:19:59 AM GMT+8
Happy New Year!!
>>January 11, 2007 at 9:53:27 PM GMT+8
Happy New Year!
>>January 2, 2007 at 3:02:33 PM GMT+8
妳確實有d混血兒feel...
>>December 2, 2006 at 12:18:41 PM GMT+8
Best Fd 2, you a
>>November 9, 2006 at 11:09:44 PM GMT+8
海參小姐:
<br>你沒有來我的
>>November 7, 2006 at 1:04:58 AM GMT+8
Hi Katie,
<br>Wi
>>October 17, 2006 at 1:16:55 AM GMT+8
因為海參肥DODO滑LULU 囉
>>September 21, 2006 at 12:26:27 AM GMT+8
好一陣子冇來你的diary啦..
>>September 17, 2006 at 8:31:18 PM GMT+8
katie,又係我~~我好鍾意你
>>September 16, 2006 at 10:02:43 PM GMT+8
Katie, so happy
>>September 13, 2006 at 8:03:51 AM GMT+8
恭喜呀katie~~~~~~~~
>>September 5, 2006 at 1:24:20 AM GMT+8
hello~~你好啊!
<br>
>>September 4, 2006 at 7:24:07 PM GMT+8
我都鍾意 jump jump j
>>August 29, 2006 at 3:51:39 PM GMT+8
just delete wid
>>August 26, 2006 at 11:21:54 AM GMT+8
Hi! I would like
>>August 16, 2006 at 11:11:32 PM GMT+8
女仔無拖拍實話<講緣>份
<br
>>August 13, 2006 at 6:24:28 PM GMT+8
OOOKATIE..我都係O-架
>>August 7, 2006 at 3:43:55 PM GMT+8
喂katie點解要"保密日記"呀
>>August 6, 2006 at 4:23:32 PM GMT+8
katie, 你又係星期六睇軟硬
>>August 1, 2006 at 2:15:08 AM GMT+8
Katie,
<br>揀你自己覺
>>July 13, 2006 at 6:00:39 PM GMT+8
cher katie,
<br>
>>July 12, 2006 at 11:43:25 PM GMT+8
我黎啦!哈哈!~hihihi
>>July 4, 2006 at 10:31:57 AM GMT+8
對號入座先!
>>July 3, 2006 at 5:52:53 PM GMT+8
We are connected
>>June 29, 2006 at 3:00:41 PM GMT+8
偶然路过,
<br
>>June 29, 2006 at 1:30:26 PM GMT+8
hi, i'm a new co
>>June 28, 2006 at 5:27:48 PM GMT+8
好彩你唔係同aunt3 去學,
>>June 27, 2006 at 1:58:25 AM GMT+8
i am interest in
>>June 25, 2006 at 8:48:15 PM GMT+8
katie, 雖然常常覺得你騎呢
>>June 24, 2006 at 11:28:41 PM GMT+8
又話減肥!!!
>>June 19, 2006 at 2:53:49 PM GMT+8
i represent Gor
>>June 16, 2006 at 3:00:05 PM GMT+8
哎吔原來哥v之前咁
>>June 8, 2006 at 11:46:54 PM GMT+8
個B好得意,我都識得一個啜啜B,
>>June 7, 2006 at 10:23:56 PM GMT+8
hey katie!
<br>點
>>May 31, 2006 at 2:57:47 AM GMT+8
關於 Marie 嘅訪問,覺得其
>>May 29, 2006 at 11:05:49 AM GMT+8
一個人心地好,有自信就會漂亮~所
>>May 28, 2006 at 11:52:00 AM GMT+8
都唔知你日記寫乜........
>>May 21, 2006 at 4:44:19 PM GMT+8
你叫我留言...
<br>你話留
>>April 26, 2006 at 11:38:30 PM GMT+8
wish 嫲
>>April 19, 2006 at 8:54:46 AM GMT+8
我得左啦katie~今日有con
>>April 11, 2006 at 11:25:10 AM GMT+8
其實工作性質唔同,好難比較。不如
>>April 10, 2006 at 11:04:01 AM GMT+8
Your description
>>March 28, 2006 at 3:02:44 PM GMT+8
Wah wah wah~~~
<
>>March 19, 2006 at 12:22:06 AM GMT+8
草莓幾得意wor~~~
>>March 18, 2006 at 3:14:13 AM GMT+8
HAPPY BIRTHDAY K
>>March 16, 2006 at 6:04:57 PM GMT+8
someone you dont
>>March 16, 2006 at 5:55:23 PM GMT+8
happy birthday l
>>March 16, 2006 at 2:24:52 AM GMT+8
Hey Katie, take
>>March 7, 2006 at 11:34:57 AM GMT+8
I have problem s
>>March 5, 2006 at 10:41:03 PM GMT+8
Both my grandpas
>>February 15, 2006 at 3:57:08 PM GMT+8
祝福爺爺早日康復.
>>February 15, 2006 at 12:46:22 PM GMT+8
覺得你真係瘦咗喎!
<br>
<
>>February 2, 2006 at 6:35:06 PM GMT+8
我都好鐘意"戀愛大過天"呢首歌,
>>January 27, 2006 at 11:59:20 AM GMT+8
just scanned you
>>January 20, 2006 at 3:38:19 PM GMT+8
KATIE,以上的電郵地址係我亂
>>January 16, 2006 at 1:08:33 PM GMT+8
希望你嫲è
>>January 16, 2006 at 12:58:18 PM GMT+8
Thank you ar!
>>January 9, 2006 at 10:50:02 PM GMT+8
Happy New Year!
>>January 1, 2006 at 4:15:02 PM GMT+8
My dearest katie
>>December 26, 2005 at 3:02:27 AM GMT+8
Have a merry and
>>December 22, 2005 at 7:26:45 PM GMT+8
喂喂,我終於擺到隻歌࢒
>>December 11, 2005 at 2:10:43 AM GMT+8
calling form my
>>December 7, 2005 at 12:10:18 PM GMT+8
Merry Christmas!
>>December 5, 2005 at 2:31:30 PM GMT+8
Did you feel sic
>>December 4, 2005 at 12:57:55 PM GMT+8
Is Katie sleepin
>>November 28, 2005 at 4:00:52 PM GMT+8
Hey Katie, I rec
>>November 28, 2005 at 1:31:27 AM GMT+8
Hi! It's my firs
>>November 27, 2005 at 10:40:07 PM GMT+8
me 2, me always
>>November 26, 2005 at 9:06:17 PM GMT+8
i yau read ur di
>>November 26, 2005 at 12:29:51 PM GMT+8
no update????
<b
>>November 25, 2005 at 9:56:09 AM GMT+8
just dicovered t
>>November 23, 2005 at 2:46:20 PM GMT+8
今日好開心.....諗返起好多好
>>November 23, 2005 at 1:05:13 PM GMT+8
Katie, which one
>>November 17, 2005 at 11:52:56 PM GMT+8
Our legs are fin
>>November 16, 2005 at 12:43:33 AM GMT+8
Katie, 我已經book&#
>>November 15, 2005 at 7:20:38 PM GMT+8
Katie, I've open
>>November 14, 2005 at 10:45:32 PM GMT+8
Katie, don't fee
>>November 14, 2005 at 8:55:20 AM GMT+8
Wow, just came a
>>November 12, 2005 at 12:11:08 AM GMT+8
hehe... it's me
>>November 10, 2005 at 10:00:36 AM GMT+8
今天抽了
<br>我組的立場係反
>>November 9, 2005 at 4:29:10 PM GMT+8
Hello~
<br>i am
>>October 21, 2005 at 9:10:25 PM GMT+8
Glad to have you
>>October 17, 2005 at 10:20:48 PM GMT+8
kat, do you know
>>October 17, 2005 at 4:34:28 PM GMT+8
I like reading y
>>October 17, 2005 at 4:30:09 PM GMT+8
你好,我是一個中七的學生,一口氣
>>October 12, 2005 at 9:10:06 PM GMT+8
Its me again! It
>>October 3, 2005 at 12:27:39 PM GMT+8
long time not re
>>September 30, 2005 at 3:20:53 PM GMT+8
Katie, Jan is 38
>>August 28, 2005 at 8:18:44 PM GMT+8
不要在乎他人的眼光與世俗價值判斷
>>August 18, 2005 at 1:43:10 PM GMT+8
Add oil ar!!
>>August 1, 2005 at 5:38:16 PM GMT+8
:>
<br>Very nice
>>July 28, 2005 at 10:28:09 AM GMT+8
oh! very nice dr
>>July 28, 2005 at 3:15:14 AM GMT+8
hey katie, 成師父係咩
>>May 9, 2005 at 6:22:30 PM GMT+8
kat, i really ca
>>April 25, 2005 at 9:55:29 AM GMT+8
hi,你好嘛?請問你所提及既me
>>April 7, 2005 at 11:42:24 AM GMT+8
dear katie,
<br>
>>April 7, 2005 at 12:15:40 AM GMT+8
I love the "fill
>>March 4, 2005 at 11:44:28 AM GMT+8
thank you for yr
>>January 14, 2005 at 6:16:33 PM GMT+8
睇完你嘅日記,先記得原來膠樽係可
>>January 12, 2005 at 11:10:02 AM GMT+8
hey katie,
<br>i
>>January 10, 2005 at 2:22:15 PM GMT+8
Hi, Katie,
<br>
>>December 1, 2004 at 1:08:45 PM GMT+8
Hi katie,
<br>
<
>>September 10, 2004 at 1:43:20 PM GMT+8
Katie, i read yo
>>September 3, 2004 at 4:55:26 PM GMT+8
katie, where do
>>August 19, 2004 at 2:45:03 AM GMT+8
Hi Katie: Long
>>June 16, 2004 at 2:35:14 AM GMT+8
hey,katie!原來你都係今
>>March 17, 2004 at 2:09:22 AM GMT+8
其實食齋定食肉好,肥定瘦-隨心啦
>>February 4, 2004 at 10:56:52 AM GMT+8
gong xi fa cai!!
>>January 28, 2004 at 10:00:33 AM GMT+8
hi katie, long l
>>January 8, 2004 at 2:17:33 PM GMT+8
nothing special,
>>January 2, 2004 at 11:13:44 AM GMT+8
my teeth is ok a
>>December 5, 2003 at 10:07:05 PM GMT+8
kat.....
<br>ver
>>November 6, 2003 at 3:25:29 PM GMT+8
Sometimes ur dia
>>October 3, 2003 at 2:35:33 PM GMT+8
What an experien
>>September 28, 2003 at 3:25:41 PM GMT+8
Although I am no
>>September 27, 2003 at 3:38:47 PM GMT+8
人總是假裝沒問題,
<br>假裝
>>September 22, 2003 at 11:57:32 AM GMT+8
係咁辛苦架啦!不過俾d心機啦,時
>>September 20, 2003 at 2:39:58 AM GMT+8
so sad that U hv
>>August 17, 2003 at 3:02:56 PM GMT+8
broken up is a v
>>August 11, 2003 at 3:45:15 PM GMT+8
Thanks Katie, I
>>August 8, 2003 at 7:20:44 PM GMT+8
hey, katie
<br>i
>>August 5, 2003 at 5:35:59 PM GMT+8
siu ming hor fan
>>August 4, 2003 at 6:25:09 PM GMT+8
Wish that u find
>>August 4, 2003 at 1:23:43 PM GMT+8
kat, 心情可以嗎? The
>>August 4, 2003 at 9:03:54 AM GMT+8
Hey Girl, long t
>>August 1, 2003 at 12:12:49 PM GMT+8
Hi Katie!! Long
>>July 29, 2003 at 10:02:54 AM GMT+8
Hi, katie
<br>L
>>July 28, 2003 at 11:31:10 PM GMT+8
If you go to Win
>>June 24, 2003 at 12:12:53 AM GMT+8
Thank you for sh
>>June 21, 2003 at 1:30:30 AM GMT+8
Really enjoyed (
>>May 22, 2003 at 10:43:28 AM GMT+8
long time no rea
>>May 7, 2003 at 12:48:00 PM GMT+8
katie katie....
>>April 23, 2003 at 10:57:55 PM GMT+8
Princess
<br>wri
>>April 14, 2003 at 9:21:58 PM GMT+8
看到你的網上日記,感到非常高興!
>>April 14, 2003 at 1:34:02 AM GMT+8
我整個星期都在家,因公司分成兩&
>>April 11, 2003 at 3:27:16 PM GMT+8
dear dearest kat
>>April 11, 2003 at 11:07:57 AM GMT+8
親愛的公主,
<br>
<br>
>>April 11, 2003 at 10:48:42 AM GMT+8
kiss.... kiss...
>>April 11, 2003 at 4:34:01 AM GMT+8
don't be sad, do
>>April 10, 2003 at 7:49:00 PM GMT+8